原角龙andrewsi是一种四足、6英尺长的食草恐龙,长着喙状的嘴,脖子后面有一圈骨质的褶边,使它看起来像没有三个角的小三角龙。(在长角的地方确实有坚硬的脊。)它被描述为大约有一只大羊那么大。现在,科学家们首次在蒙古发现了一个含有15只幼年原角龙安德鲁恐龙化石的巢穴。
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已经揭示了关于这个属的有价值的线索,比如这些年轻的原角龙在巢穴里呆的时间比最初想象的要长。这个有7000万年历史的巢穴保存完好,15只恐龙中至少有10只保存完整。
它们的大小和发育阶段都差不多,所以看起来它们都来自同一位母亲在同一时间出生。这一发现首次证明,幼年恐龙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一直待在巢中,接受照顾。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只顾自己。看来这些孩子死的时候还不到一岁。事实证明,延长nest时间是有原因的。
尤里大学地球科学教授大卫·法斯托夫斯基表示,安德维斯原角龙生活的气候类似于撒哈拉沙漠,它们之所以格外小心地溺爱大量幼龙,可能是因为幼龙的死亡率很高,这有助于确保一些幼龙的生存。
第一个发表评论关于“发现的安德鲁恐龙幼年原角龙巢穴”